春和景明,万物生发之际,为进一步树立学生“劳动最光荣”的价值观,提升学生综合劳动能力,赋能学生全面发展,5月7日下午,凤溪小学(凤星路校区)组织四年级全体学生走出教室,走进自然,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。
田园劳作,播种希望
活动中,同学们分组参与农作物种植活动。他们手持工具,认真地清除杂草、平整土地,然后小心翼翼地栽种小苗。在这过程中,大家不怕吃苦,齐心协力。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劳动的尊重,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收获的期待。通过亲手劳作,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农事技能,更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。
农耕科普,传承文化
除了田间劳作,同学们还走进传统农耕器具展示厅,了解节气与农事的紧密联系。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,古老的农耕器具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为同学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。大家认识了耧车、犁耙等传统农具,知晓了二十四节气如何指导农事生产。
“推石碾还真得要有技巧!”在传统生活体验区,学生们分组推动石碾,亲眼见证磨盘转动间,米粒化作细腻的米粉。这不仅是知识的增长,更是对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
趣味体验,收获快乐
在萌宠区,同学们与兔子、山羊、鸽子等可爱的动物亲密接触,体验喂养的乐趣;在采摘活动中,大家品尝着新鲜的小番茄,感受劳动带来的甜蜜;还有田边土灶烧火煮红薯,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甜,更是让大家乐在其中。这些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,让同学们学会了生活,懂得了分享,劳动体验中增进了友谊。

半日的田间实践,孩子们带走的不仅是沾满泥土的鞋袜,更有对劳动的敬畏、对自然的亲近,以及协作中滋长的友情。当教育走出教室,当知识融入土地,每一株幼苗、每一滴汗水,都在诉说着成长的真谛。他们在实践中合作,在体验中成长,收获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果,更是受益终身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