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8日中午,校长室及教导处对一年级准备期情况进行检查。分别从课前准备、课前儿歌、课堂口令、课间操、简单问答这五个方面观察一年级所有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情况。整体非常好,孩子们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教育下,经过短暂的四个星期,已经具备了小学生的应有的学习习惯。
检查结果反馈:
总体状况比较好,小朋友们基本具备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,能明显感受到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辛勤付出;
(1) 课前准备: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,摆放好学习书籍及用品。但是少数学生的动作未能达到快速、有序,有个别学生还未能进入状态,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完成。
想法:教师可以尝试(未预先告知)在课前(如预备铃响起)抽查个别学生的课前准备,以备达到自动、自主课前准备的目的。
(2) 课前儿歌:学生能熟练唱课前儿歌,声音较为整齐、响亮,并伴有领读、拍手等统一的动作。
想法:是否可以与音乐课结合,歌曲种类也可以多样化,一个阶段用一首儿歌,避免久而久之枯燥乏味。
(3) 课堂口令:学生能够按照教师口令熟练作出相应的反应。学生与任课教师配合默契。但个别学生做不到口令中的要求,口令的丰富性还有待加强。
想法:语、数、英三科老师是否可以协商下,部分口令尽量一致。当然,也可以有个性化口令。另外,也希望口令更丰富,经常换着使用。
(4) 课间操:大多数学生能跟随节奏舞动,一些任课教师跟着学生一起“载歌载舞”,在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,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。但是有些学生动作不够整齐,教室内的队列也有待编排。
想法:多数班级都是数学的课间操,语文和英语课是否可以增加个性化的课间操。
(5) 简单问答: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提问针对性回答。但是个别学生虽知道老师的姓氏,但更喜欢叫“语文老师”、“数学老师”,还有些学生举手的姿势不规范,有学生没站直就开始回答;抢答、自答的现象较多。
想法:外来子女比较多,部分学生的普通话讲的不太好,教师需要个别关注;另外,要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、逻辑性以及其他技巧等,鼓励积极回答,做到声音响亮。
综合以上几点,表现特别优秀的班级:一5班、一2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