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教育系统各单位:
为汇聚智慧,激发创新,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、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和《上海教育科研》编辑部联合举办题为“经历:化知识成素养”征文活动,经研究决定,青浦区将开展相应主题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,并从中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向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推荐,参加长三角城市群征文评选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主题阐释
经历是素养生成的载体。素养导向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,化知识成素养是重点。但如何生成素养?政策与理论层面普遍认为要加强实践,强调做中学。实践的背后是经历,其逻辑是在经历中增长见识,提升素养。具体来讲:立足经历,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,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,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,经历学以致用的实用过程,使学习与自身经验、生活世界联结起来,促进转化,通过经历实现理解,通过经历实现迁移,使“死知识”变成“活知识”,使知识与能力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融合生成。
重视经历,在教育上要体现主体性、实践性、情境性、探究性、体验性,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并重,提倡学科实践、情境教学、实验教学,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、实践性学习、项目式学习,等等。写作上要关注两点:一是在过程中要体现经历,凸显通过一定形式让学生经过某件事,获得某种体验;二是在结果上要呈现素养生成的情况,凸显学生通过经历所获得的成长。
二、参评对象
中小幼校(园)长与教师,教育行政与教研科研人员。
三、名额分配
原则上,各单位的论文报送数不超过在编教师数的5%。
四、选材范围
——课程建设。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,通过一定路径与策略为学生提供经历的机会,促使学科素养落地。在校本课程建设中,根据校情生情开发丰富学生经历的校本课程,使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得到提升。
——教学变革。通过学科实践、跨学科主题学习、单元整体教学、情境教学、综合实践活动等,凸显用中学、做中学、创中学,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、问题解决过程、学以致用过程,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,促进教学方式变革,探索基于经历的素养课堂。
——活动与仪式。活动与仪式是丰富学生经历、产生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。结合统一规定或自主开发的活动与仪式等,加强教育设计,加深学生参与,突出引领与成长。
——评价改革。凸显经历在素养培育中的作用,在课程评价、课堂评价、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中,强化过程性评价,探索表现性评价,提供可借鉴的案例与经验。
——社会资源。为了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,强调在过程中形成素养,区域或学校利用场馆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课程,建设基地,形成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文体。文体不拘,可以是学术论文、调研报告、叙事性案例、经验总结等。
2.篇幅。5000字左右为宜,未经公开发表。
3.严禁抄袭。严禁抄袭或剽窃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。如发现参评文章存有学术不端情况(检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知网查重系统),将与所在单位取得联系,作出严肃处理。
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六、工作安排
本次青浦区教科研论文征集评选工作安排如下:
1.3月11日-4月24日,区级动员并发布通知,各单位开展征文评选活动。
2.在各单位评选期间,区教科中心组织专题培训(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)。
3.4月25日之前,各单位教科室负责人将汇总表、署名版论文的电子稿、匿名版论文(不得出现作者单位及姓名等信息)的电子稿,通过RTX打包发给区教科中心各学段科研员(高中、一贯制及民办:陈旭宁,初中:杨彦星,小学及其他:张卫平,学前:李倪丹)。
电子稿命名要求:
汇总表的命名格式:单位(简称)-汇总表
署名版论文的命名格式:单位(简称)-序号-姓名-论文题目
匿名版论文的命名格式:单位(简称)-序号-论文题目
打包后的文件夹命名格式:单位(简称)-黄浦杯-篇数
4.4月25日之前,各单位教科室负责人将推荐汇总表(需盖章)纸质稿递交到区教育学院文萃楼201室。联系人:胡晓燕,联系电话:18019781615。
3.4月28日-5月12日,区评选小组成员负责收集、汇总;组织区级初评。
4.5月13日-5月27日,区级复评、终评,按比例设置区级一二三等奖。
5.5月30日-6月16日,区级指导,入选者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;区教科中心向市教科院普教所推荐优秀作品参评。
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 2025年3月10日
请大家关注:请有意愿参赛的老师于3月28日前联系耿桂平老师告知意向,方便后期学校组织大家学习相关征文要求。校级征文截止日期为4月21日(周一)下班前,学校将根据上交情况,组织校级评选,在此基础上推选区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