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动态
明确素养目标、把握课程要素、促进深度学习 ——青浦区小学艺术(美术)一年级造型单元教学研讨活动
发布日期:2025-03-31 16:40:03   发布人:凤溪小学   

2025年3月27日下午,以“明确素养目标、把握课程要素、促进深度学习” 为主题的一年级美术造型单元教学研讨活动,在青浦区凤溪小学开展。青浦区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组成员、联片组长、全体一年级美术教师与凤溪小学张林荣校长、徐敏婷副校长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,活动由正高级教师、青浦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张梅凤老师主持。通过“课例展示+深度研讨”的双轨模式,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教学新路径,并呈现“双新”背景下的数智化教学在小学艺术学科运用的区域阶段研究成果。

有序启幕,凝聚教研共识

活动在凤溪小学张林荣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,张校长强调,美术教育肩负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使命,期待教师们通过深度交流单元教学设计策略,分享数智技术与课堂融合经验,为区域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随后,区学科核心组成员,佳禾小学的张黎平老师对一年级第二学期造型单元“天空奇遇记”作单元解读。该单元由四校联合构建“设计思路图谱+数字化工具+跨学科整合”三维模式,通过“三个助手”与 AI 数字人情境教学的形式,融合三棱镜、云朵实验等跨学科要素,有效提升了一年级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与信息素养,为双新背景下数智赋能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样本。

数智赋能,展课堂新样态

本次教研活动的课堂展示以单元视频课展示、现场教学观摩两种形式展开。在单元视频课展示环节,区域数智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深度的交流。庆华小学的张天怡老师在单元第1课《我的太阳》视频课程的分享中,以“天空梦想家”作为单元任务,巧妙地将“夸父逐日”的古老传说与语文教学相结合,引导学生探索太阳文化的深层含义。依托“三个助手”平台,学生通过自主拼摆太阳的各种表情寻找创作灵感,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创作太阳的形象。在完成基础造型之后,学生利用黏土、亮片等综合材料进行拓展表现,从而实现了审美理解的个性化表达。

凤溪小学的冯怡老师围绕单元第2课《云朵的联想》,以“帮助天空梦想家建造天空游乐场”为任务情境,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认知云朵形态,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掌握海绵棒敲印技法。冯老师借助“小火车连连看”游戏打开了学生综合材料使用的新思路,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成功建造了天空游乐场模型,充分感受到了释放创意的乐趣。


在现场教学观摩环节,凤溪小学的周礼贤老师在单元第3课《彩虹的故事》中构建了“走进天空之城”的教学情境。周老师以三棱镜的光学实验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探索彩虹的色彩奥秘,并巧妙地融入了中国神话中的元素,如孙悟空、哪吒等,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跨学科的教学环境。此外,周老师通过“三个助手”平台辅助,结合蔬果取色游戏,帮助学生实现了从生活色彩到艺术创作的认知迁移。周老师采用“科学探究+数字交互+智能叙事”的教学模式,为人工智能在跨学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范式。

随后,尚鸿小学的王小芹老师在《上天看星星》主题教学中,借助“三个助手”平台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学科融合:通过“连一连”识别星象差异,“赏一赏”解析作品《星月夜》中的艺术元素。通过“星星锦囊”与配套自学视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机会,通过设计分层任务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。整节课贯穿了AI数字人“天空梦想家”的沉浸式情境,带领学生点亮天空,让“天空之城”从幻想走向现实。学生的审美能力、科技素养以及文化自信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。

思维碰撞,深化教研内涵

观摩课后,大家移步至会场,在教研员张梅凤老师的主持下展开研讨交流。两位现场展示教师首先进行了教学反思,随后凤溪小学的孙秀妮老师进行了小组反馈。孙老师及其组员通过积极回答频次、平板操作熟练度、小组协作和谐度三个量化指标,精准捕捉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。

紧接着,青浦区数字化项目组成员李映潼老师就本单元教研主题,分享了基于数智手段的教学策略和跨校研修的团队共策方式,为与会老师提供了经验、带来了启发。区学科带头人朱家角小学许雯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,既肯定了佳禾小学团队教学实践的创新价值,又从专业研究视角提出了深化路径,她特别强调在技术赋能过程中保持教育本质。许老师的点评为老师们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思考方向。

最后,正高级教师、青浦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张梅凤老师作活动总结。首先,她对四位青年教师的努力付出和精彩展示给予高度肯定。其次,张老师梳理了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、表现性和真实性学习任务驱动的要点,为老师们指明了深入探索的方向。张老师强调,当“双新”遇见“数智”,美术教育正在重构时空边界,只要老师们勇于学习新技能,用心研究新课堂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虚实融合的艺术宇宙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坐标。

相关信息